《大师》之罗家伦

原文摘抄

白话文的《北京学界全体宣言》神完气足,罗家伦一挥而就。那年,他还未满二十二岁。

现在日本在国际和会上,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要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农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惩国贼。中国存亡,在此一举。今与全国同胞立下两个信条:

(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二)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这篇宣言只有寥寥二百多字,不仅意义周全,而且气魄雄壮,爱国者读之无不热血沸腾。罗家伦一举成名天下知,“五四健将”的美誉使他终生受益。若单论“以少少许胜多多许”,《陋室铭》、《永州八记》虽在“惊艳”之列,却难逾此例。天下多少皓首穷经、著作等身的老夫子,著述数百万言,其重量反而比不上这区区二百多字。时哉命也,历史自有他的选才眼光和颁奖方式。


1920年,为了配合五四学运周年纪念,罗家伦在《新潮》二卷四号上发表《一年来我们学生运动的成功失败和将来应取的方针》,作出了深刻的反省,对五四时期的“罢课”、“三番五次的请愿”、“一回两回的游街”颇有微词,认为是“无聊的举动”,是“毁坏学者”。他非常懊悔自己参加了学生运动,原文如右:“好不容易,辛辛苦苦读了几年书,而去年一年以来,忽而暴徒化,忽而策士化,忽而监视,忽而被谤,忽而亡命……全数心血,费于不经济之地。偶一回头,为之心酸。”他决定要“一本诚心去做学问”,“埋头用功”,不问政治,“专门学者的培养,实当今刻不容缓之图”。此文发表后不久,他真就拿定主意“专门研究学问”,去美国留学两年,去欧洲游学四年。


罗家伦有三点主张,“第一,为增高女子知识起见,大学不能不为女子开放”,“第二,为增高女子地位起见,大学不能不为女子开放”,“第三,为增高自由结婚的程度起见,大学不能不为女子开放”,他将女子上大学视为“人道主义的第一声”。九年后,正事由罗家伦拍板,清华大学实现了男女同校,女生入住古色古香的古月堂,垂花门下,风景这边独好。


清华大学能够吸引国内的一流教授,尤其是那些想潜心做学问的教授,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清华大学校园宁静优雅,非常宜居;二是清华的教员有法定的假期,旅费由学校提供;三是教员上课钟点较少,进修时间较多(出国深造的机会一大把);四是图书馆、试验室的经费充足,资料和设备齐全。至于教员的薪金待遇,绝不会低于国内的其他国立大学。


罗家伦为国立中央大学撰写的校歌歌词为:“国学堂堂,多士跄跄;励学敦行,期副举世所属望。诚朴雄伟见学风,雍容肃穆在修养。器识为先,真理是尚。完成民族复兴大业,增加人类知识总量。担负这责任在双肩上。”罗家伦从歌词中取出“诚朴雄伟”四字作为新校风的关键词:“诚”,即对学问要有诚意,不以它为升官发财的途径,不作无目的的散漫动作,守着认定的目标义无反顾地走去;“朴”,就是质朴和朴实,力避纤巧浮华,反对拿学问充门面,“唯崇实而用笨功,才能树立起朴厚的学术气象”;“雄”,就是无惧无畏的气魄,改变中华民族柔弱委靡的颓状,善养吾浩然正气,男子要有雄风,女生须无病态;“伟”,就是伟大崇高,力避门户之见,敢做大事,能成大器。“诚朴雄伟”和“励学敦行”八字至今仍是南京大学(中央大学的后身)的校训。


罗家伦撰写了一些直抒胸臆的华章,显示出“少年中国之少年”的雄风胜概和文采风流。请看看这段行文:“若欲以20世纪国家的主人翁自恃,必须有春日载阳、万象昭苏之慨,切莫暮气沉沉,气息奄奄。一定要努力成为新学生,切莫沦为陈死人。”

字词整理

  • 筚(bì)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 操觚(gū):觚:古代作书写用的木简。操觚,原指执简写字,后指写文章。

  • 檄(xí):古代官府用以征讨的文书。

  • 黻(fú)

  • 灏(hào)

  • 跄(qiàng)跄:飞跃奔腾的样子。

  • 雍容:形容仪态温文大方;舒缓;从容不迫。

  • 蹚(tāng):从有水、草的地方走过去。

  • 嬗(shàn)变:形容本质的变化,蜕变。

  • 廉顽立懦(nuò):指高尚的节操可以激励人振奋向上。原文:此言掷地有声,足以廉顽立懦

  • 斫(zhuó)轮:借指经验丰富、水平高超。原文:罗家伦执掌大学校政,处处取法乎上,是真正的斫轮高手,可惜为时势所限,未能尽展长才。

  • 自恃(shì):自以为有所依靠。恃:依赖,仗着。成语:有恃无恐恃才傲物心无所恃,随遇而安

  • 肇(zhào):开始,初始。原文:……乘民国新肇之东风,在上海尝试成立“进德会”,……

  • 狎(xiá)邪:行为放荡,品行不端。

  • 唾面自干:形容受了侮辱,极度容忍,不加反抗。

箴言

“一个民族要是不能在文化上努力创造,一定要趋于灭亡,被人取而代之的。” ——罗家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