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在思维碰撞间迸发

今晚刚刚听完讲座《跨界·对话——人性迷思》,是新闻传播学院的黄合水教授主讲。

黄教授的本科、硕士和博士都是学习心理学专业,他讲座中的许多观点是不错的。譬如他谈到人要活着、不死,就要满足三点:维衡,避害,度闲。这关联到人的三个需求:生理,安全,感动。这又对应地关联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此话怎讲?具体来说,人要活着,首先要维持自身的平衡,吃喝拉撒睡,还有性,这些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要满足这个需求,我们就有了农业,要种植粮食来维持生命。其次是避害,人要活着就要有基本的安全保障,保证自己不被老虎吃掉,不被洪水冲走等等,那么就有了制造业,我们生产工具,来对抗动物,来抵抗洪水。最后,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都满足的情况下,人每天除了睡觉吃饭之外,还有很多的空闲时间,要怎么度过这些空闲时间便成了一个问题,于是有了服务业,我们可以从事商业活动,可以运输东西,可以玩手机,可以跳广场舞等等,我们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来打发空闲的时间,我们可以运用各种感官来感受世界,接收信息,观察事物,来获得感动,得到对世界的认知和体悟。

这让我们容易想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他在理论中将人类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层: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那么黄教授所讲与马斯洛需求层次有何关系?

关系有如下几点:

  • 爱:帮助他人满足三大需要(生理,安全,感动);

  • 归属:共同满足三大需要;

  • 尊重:确认相互帮助能力;

  • 自我实现:不受生理和安全需要的束缚。

举例来说,第一,爱就是帮助他人满足三大需要。比如母亲爱孩子,当孩子饿了的时候母亲就会喂他吃东西,当孩子遇到危险时母亲会挺身而出保护他,当孩子对某些玩具感兴趣时母亲会拿来给他玩。

第二,归属就是共同满足三大需要。人都是活在群体之中的,由起初的家庭,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到后来的和社会上他人建立起的群体,比如军人加入了部队,战友之间在危难时相互帮助,有粮食大家一起吃,这建立起的深厚情谊是坚不可摧的。这就是人的归属感。

第三,尊重就是确认相互帮助能力。我们能给别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也有能在某个时候给我们以特定帮助的能力,这样人与人之间就产生了尊重。

第四,自我实现是在不受生理和安全需要束缚的情况下会显现出来的。即我们在空闲的时候,可以朝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做自己想做的事,读自己想读的书,感受自己希望感受到世界的角度,把时间花在修炼自我、提升自我的境界上。

黄教授还讲到,我们看到的追逐金钱的企业家,崇尚权力的政治家,名声鹊起的科学家和艺术家,内心博爱的慈善家,其实都好像是一棵大树的叶子,而其根、本仍可以归结到生理、安全和感动上来。

后来的提问互动环节,有两个同学的问题提得很好,可是我对黄教授的回答不敢恭维,也许是人言言殊吧,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保留自己的意见。其中一个同学和黄教授的对话中说到,一个人是不是真的能够出于纯粹地做出善行。黄教授认为这在现实生活中是基本不存在的,一个人付出的时候,总是怀有某种期待的,希望下次自己处于同样情境的时候也能得到对方或者他人同样的回报。而提问的学生认为,人是可以在有些时候纯粹付出的。比如看到自己的家人溺水了,即使自己不会游泳,也很可能在当下不作思考、立即跳入水中救人,而黄教授认为现实生活中,不会游泳的人基本是不可能跳入水中去救人的,只有会游泳的人才会跳下去。

黄教授的这个观点以及之后对几个问题的说法,当时引起了我内心极大的抵触和不悦,我甚至差点拎包起身走人。按照以往,我很可能就这么做了,可是这次,我没有。我安静地坐着,仿佛有另一个自己悬在身后的空间里注视着座椅上的自己。座位上的我,外表平静,内心却有两股力量在较劲。一股力量在说:“这样的观点我绝对不能接受,我的理解已经超越了他,没必要再听下去了,走吧。”另一股力量在说:“安静下来,听人家把话说完,也许听完会有不一样的看法。试着去包容,每个人的观点不同,当相互抵触的时候,多一些耐心和置换角度的理解,去聆听,去感受是什么让你这样暴躁无法容忍。”

以往,我通常都没有感受到那微弱的后一种力量,而是在前一股力量的怂恿下,急急起身,匆匆离去,还偶尔伴随摇头和叹息。而这一次,我感到后一股力量明显强大起来,镇压住了内心的狂躁不安,让我平静地听取逆耳之言、相左之见。

我觉得,这是我今晚听这个讲座最大的收获,这是我的一次成长。我清楚地意识到,我不可能同意他人所有的观点,我要学会在抗拒别人观点的时候,去包容,在听到符合自己心意的观点时,辩证再思考。我要学着听取众家之言,博采众长。

如果我没有听今晚的讲座,没有这样的思维碰撞、观点对冲和自我觉察,我可能会把时间用来看书或者做其他事情,那么我就不大可能会有这样的感悟和收获,虽然我可能会因此得到其他的收获。机会成本这个东西,不提也罢,生活是单程旅行,总在计较得失,怕是忽视了许多沿途的风景。“The journey is reward.” 我喜欢这句话,实实在在,活在当下。

末了,不得不提到,今晚的主持人是很有才的,他说的几句话和提出的几个问题倒是让我颇感意味深长,值得思索:

  • 人什么时候感到孤独?从传播学角度看,当一个人想传播却没有传播对象的时候,往往感到孤独。

  • 人不是害怕死亡,是害怕死亡感(黄教授的死亡观);正如女生不是希望安全,而是要安全感。

  • 你开着一列火车,此时必定要发生侧翻,前方左侧有三个人,右侧有五个人,你觉得该往哪边翻?为了保住五个人的性命,压死左侧的三个人吗?如果左边的三个人是院士,右边的五个人是农民,你该往哪边翻?左边的三个人是能解决人类生活中的世界性问题的科学家,右边五个是妇女儿童,该往哪边翻?左边三个是身家过亿的商界大亨,右边五个是普普通通的人,该往哪边翻?

最后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哈佛大学公开课《公正,该如何是好?》,里面的第一节课也有谈及类似问题,值得思索考究。上面的中间一句话,嗯,我觉得是时候看看那本摆在桌上落满灰尘的《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