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心有千言,便下笔两行。这两日,清晨和夜晚我都在读列夫·托尔斯泰的《忏悔录》,他在实验科学和思辨科学中苦苦追寻一个问题的答案,这个问题是: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托尔斯泰认为实验科学给出的答案只有一个:“你就是你所谓的生命,你就是一个转瞬即逝的粒子的聚合。这些粒子的互动与转化,在你身上产生了你称之为‘你的生命’的那个东西。这种聚合会持续一段时间,然后这些粒子的互动会停止,那么你称为‘生命’的东西也会终止,到时你也没有任何问题了。你只不过是某团东西的偶然聚合,这一小团东西会发展,这种发展被称为‘生命’。这团东西也会瓦解,那么它就停止发展了,所有的问题也停止了。”
他求助于思辨科学,得到的答案千篇一律:
——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毫无意义。——我的生命将会变成什么样?
——没什么。——现存的万物为什么存在?我为什么存在?
——因为存在,所以存在。
他感到人类的知识就像一片森林,他是在这个森林里迷路的人。通过理性的推理,他感悟到和苏格拉底、叔本华、所罗门、释迦牟尼这些人类大智慧者对于生命认知的同样的结论,那就是——生命是一场虚无。
书中引用了几段这些智者的话,我读后深感沉闷,遂起身走到阳台,望向无尽迷茫的天宇,又望向海岸边在夜色中波动的点点灯光,内心不由发出独白:“是啊,除了虚无,还能有什么呢?”
记得去年十一月,我读了高铭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当时对书中的某些篇章极为反感,还在亚马逊上留言:“强烈不推荐爱思考者阅读本书”。因为我感到对于某些篇章的深入思考,会引起不少人轻生吧。所以我在自己博客中的读书清单里,始终不愿意把这本书列在其中,自以为是的我生怕列出的清单会引起浏览博客者的兴趣而去阅读。现在想起,我很惭愧,是我太狭隘了,我不够包容万种不同的思想。于今晨,我已将该书添加至读书清单。看过该书的人,如果失去了生命,我想他们也许是觅得了大智慧。
想来,从去年的十一月起,我发现自己在独处阅读和沉思时,感到深深的孤独。是的,真切的深刻的孤独。准确来说,阅读常伴喜感,而沉思往往孤独。沉思时,仿佛身临一个巨大的黑洞,没有丝毫光线能穿透这无尽沉默的黑暗,那种感觉甚至超越了语言思维所能尽述的范畴,言语是苍白无力的,若要强用言语描述,只能是——深切的孤独感。
当时以为只是偶然出现这样深切的孤独感,可是近几个月来,每有深夜静处沉思,便有如此的孤独感袭来。孤独感浅些,有时我能获得些许所谓的“人生哲理”;孤独感深些,便使我感到沉闷,想出去透透气、吹吹冷风,想走到喧嚣的闹市和人群中,想听人们说话的声音,不论他们在说些什么,或是抱怨,或是辱骂,只要是人声都好。
在孤独感深切的沉思中,我想逃,逃避对生命终极问题的追寻和思考。我想停止思维,我想没心没肺地混过一天又一天,我想品尝人们在连自己都不能清楚认识自己的情况下却苦苦追寻的称之为“成功”的东西的滋味,我想在现实的表象世界中觅得苟且偷安的一处,沿着世代重复的生命历程过完属于自己的一生,即便“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有时在沉思中,我也想逃。让我逃回现实,去做点无意义的功利之事吧。是的,明天要进行无意义的工作面试,下个月要进行无意义的论文查重和无意义的论文盲审,然后再下个月,我将参加无意义的论文答辩。那么,现在就让我结束这篇无意义的情绪抒发文字,开始动笔写无意义的论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