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梦梦高铁往返深圳,在深圳音乐厅欣赏了两场提奥多·库伦奇斯(Teodor Currentzis)与音乐永恒乐团(the musicAeterna Orchestra)的音乐会。这是我们第一次同去深圳,商场试衣,沙河闲步,友人小聚唐宫、夜市,早茶咖啡火锅,虽短短不到三天时间,却也怡然自得。
深圳是TC与音乐永恒乐团来大陆巡演的最后一站,此前看各地乐迷褒贬不一、两极分化的评论,觉得能激起涟漪的现场值得一听,遂决定跨城亲自感受。跨城音乐之旅的成本相对较高,去之前的一周好好预习了曲目,两部第五号大交响曲(马勒第五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d小调第五交响曲)十分吸引我。今年听过马一(艾森巴赫与CPO、杨洋与杭爱)、马三(吕绍嘉与NCPAO)、马四(余隆与CNSO),以及马五小柔板(黄屹与CPO)的现场,很喜欢马勒作品中大自然的歌声、连德勒舞曲、黑色幽默,以及复杂细腻的感情和包罗万象的声音。马勒在交响曲形式上还有许多创新,比如加入合唱、小号邮号响自场外、人数规模巨大、突破四乐章的结构等。马五创作之初,马勒因病差点离世,第一乐章葬礼进行曲似乎便是想象中的为自己送行,后来马勒遇到生命中的挚爱,第四乐章小柔板便如情书般缠绵起伏,乐曲最终由阴郁的升c小调奔向明朗宽广的D大调。整个曲子多种情感交织,乍听起来很复杂,时而忧郁消沉时而癫狂起舞,风格独特,不多听几遍会有摸不着头脑之感。
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初听现场是去年麦斯基三重奏演绎的e小调第二号钢琴三重奏(作品67号),以及今年初李姈垠与CNSO演绎的降E大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作品107号),两个曲子让我对肖斯塔科维奇有了第一印象——曲子很特别也很有趣,不按常规,充满谐谑,有时未必给人美感,尤其别想舒舒服服地半靠着听,打瞌睡更不可能,曲中的弱音总像暗藏玄机,随时可能爆发吓你一跳!交响曲听过肖五(阿列克谢耶夫与圣彼得堡爱乐乐团、瓦西里·佩特连科与RPO)和肖九(尼尔森斯与VPO)的现场,错过了今年广受好评的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大陆巡演的肖四、肖六。初听肖五是圣彼得堡爱乐乐团原汁原味的演绎,曲间弥漫的恐怖阴郁气息令我印象深刻,当时听完记了感悟:“好作品并不总是清新可人,‘美有时是可怕的力量’……不经意间大作已奉上,而听者不解,以为这仅仅是个恶作剧。不媚俗的音乐作品常有更深更久的震撼力,初尝味苦却有回甘。”后来搜了些CD专辑听,又了解了肖五创作背景,且有幸两个半月后在国家大剧院又闻RPO演绎此曲,渐觉其内涵丰富,美得深刻。
此次官方出品了TC与音乐永恒乐团马五、肖五的公开排练视频,从指挥视角解读、介绍这两部交响曲鲜为听众所知的侧面,于是兴奋地手冲咖啡、投屏、深夜细品,大有裨益。人不可貌相,TC伏地魔般奇异的外表下是谦谦君子温润的语调和沉思默想的诗意,他对谱子精细挖掘,将作曲家的构想娓娓道来,哪些地方暗藏主题旋律或其变形,哪些小节的演奏虽渐强令人激动却不应加速而要保持节奏的稳定行进(古典乐“有节制的激情”大抵展现如斯),以及他舞者般的指挥风格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记得去年TC与音乐永恒乐团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演绎的里姆斯基交响组曲《天方夜谭》和拉赫玛尼诺夫e小调第二交响曲,被无数乐迷评为“年度神演”“最佳现场”,今年的马五、肖五在上海、北京、武汉站的演出也收获类似评价。因去年未至现场聆听,总觉得乐迷间也许充斥着许多“追星脑残粉”,直到上周看公开排练视频才第一次感受到TC的个人魅力与年轻乐团的活力(乐团成立于2004年,乐手偏年轻化),遂满心期待。
周六傍晚初抵深圳音乐厅,我们坐在J区观摩TC与乐团公开排练。刚开始是首席小提琴家奥尔嘉·沃尔科娃(Olga Volkova)与钢琴二重奏,后来乐队便装进场,马五一乐章葬礼进行曲的小号动机一出便响彻全厅,佐以乐队合奏,一改前十几分钟二重奏的单薄清凉,浑厚的音色瞬间令我感动。TC先在观众席听,后上台反复打磨乐段的不足之处,一如几日前在视频中看到的那样。演奏家水平都很高(这种感觉在北京艺术中心第一次观摩布赫宾德与NCPAO排练贝多芬钢琴协奏曲时就有过),可以在任何地方被打断重演,从第几页第几小节开始,全员从连贯乐章的任何一处切入、合奏,都有饱满的音色和听感,单这一点就绝非我等初学者可及啊,我们像刚学数数的儿童,若要求从“4”开始数,便觉困难,得心里默数“1、2、3”,然后才能从“4”接下去,一个曲子没拉好中断了,会习惯性从头开始,导致开头部分因重复多次变得很熟,而拉不好的地方仍难拉好,终成瓶颈。所以乐迷有何资格对演奏家苛责指点?唯静心聆听,方略略接近艺术之美啊。
正餐开始,上半场瓦格纳前奏曲与“爱之死”(选自《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WWV90)没有预习(早些时候听过一次吕嘉与CNSO的现场,无感),如织的弦乐细密饱满,起伏变化间一浪高过一浪,但不了解故事情节,二十分钟潮水般来去的弦乐声使我发困。下半场接近八十分钟的马五,全程屏息静气、正襟危坐,第一乐章后部狂乱而层次分明的合奏非常震撼,各声部保持自己特色,像多重人格同时呈现,疯癫而极乐,谐谑又难言,TC的指挥十分清晰,有条不紊。第四乐章情书小柔板的弱音真是颤动心弦,丝丝入扣,令人陷入甜蜜的情愫与遐想,而邻座便是心爱之人,不胜唏嘘啊。弱奏中有位老者欲从侧门出场,脚下木地板吱呀微响,工作人员旋即示意停步,弱奏进行了三四分钟,观众席鸦雀无声,老者点穴般定格,直到台上音量渐起,才继续迈步离场,观众素质和音乐厅管理绝佳。马五末乐章终在向死而生的开阔坚定尾声中结束。乐团返场了普罗科菲耶夫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骑士之舞”,曲子舞蹈性、律动感十足,百人乐团气势磅礴,指挥立于扇状分布的乐团的圆心、交点,乐团如同指挥意识的延伸,二者配合默契,指哪打哪,看不见的音浪在TC舞动的双手下起落。兴奋之余,连夜升舱(N区一排的视野与听感相对彩排时的J区末排打了不少折扣,遂将第二天的座位从同样的N区一排升舱到了J区)。
第二天下午我们拖着行李箱提前来到深厅,在二楼大平台小食可颂、拿铁,听了会儿演前导聆,看见许多残障人士在家人陪同下进场。上半场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颇有室内乐的精致感,第二乐章开头部分TC直接走到木管组前指挥,沙龙般小众交流,亲密无间,沃尔科娃的小提琴音色苍茫,给我一种十分辽远寂静之感。J区空座多,下半场脚动升舱,心跳加速,期待已久的TC版肖五开始了!不愧是俄团演绎本国作曲家杰作,音色整齐干净,轻微处若幽灵轻抚臂上毛孔,激昂处强音直冲脑门振奋人心。近旁两个女孩估计也是肖迷,双手舞蹈了整曲。第一乐章开篇简洁,毫不拖沓,第二乐章开头低音提琴急促模仿街头劳动者的主题本就是我特别喜爱的(经常口技模仿给莎莎听)。第三乐章广板,无铜管的情感细腻的篇章,这次真的听进去了,弦乐弱音极其幽微,直指内心,诉说着不可言说的心事,促人反思,在双簧管极度孤苦的叹息后,低音提琴战栗着合奏出巨大的呜咽,宛如铁栅栏后挤满面目全非的将死之人对命运发出的呐喊,宛如逝者的安魂曲,宛如一整个时代的挽歌。第三乐章弱音积蓄的能量在第四乐章全力爆发,狂风暴雨般的音符扑面而来,末尾定音鼓沉重撞击,声声击打心上,数度热泪盈眶。听过多次的曲子,再临现场,脑部地图轻易就被层层点亮,头皮阵阵发麻,共鸣强烈。所以适当预习曲目对每次听古典乐现场还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更快带着我们进入音乐世界,探索内部空间。乐团返场了普罗科菲耶夫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提伯尔特之死”选段,仍是点睛之笔,现场气氛热烈,乐迷很希望TC明年带乐团大陆巡演能来个普罗科菲耶夫的罗朱全本。
动车开出许久,肖五振聋发聩之音仍久久盘踞脑中,直到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都无心上班,只好借文字找出口,减轻些许心灵震感,为被音乐点亮的日子记下浓重一笔。怪不得各地乐迷近来听完TC与音乐永恒乐团的肖五,都纷纷写repo,称其为“今年最佳古典乐现场”“人生再无肖五”(虽然夸张了点,但激动之情表露无遗)。肖五也是近两年全球五十多位指挥大师共同票选出的史上杰出交响曲排行前五的作品。可喜的是,如今古典乐不再曲高和寡,演出、交流越来越多(随意看了眼社交媒体,深圳肖五的这天,指挥大师穆蒂在江苏,VPO副首席丹尼尔·弗洛绍在长沙,钢琴大师齐默尔曼在北京),乐迷也日益增多。美好的音乐就该这样,惠及所有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