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卡洛斯的坠落》

阅读全文 »

诗歌《活在珍贵的人间》

《活在珍贵的人间》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太阳强烈
水波温柔
一层层白云覆盖着

踩在青草上
感到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块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泥土高溅
扑打面颊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
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

——1985.1.12

阅读全文 »

读了十八年书,究竟为了什么?

不打算长篇大论,只是近来正值人生转折的岔口上,思绪略为繁杂,遂写下自己的困惑和思索。

回首读书岁月,托儿所和幼儿园吃喝打闹的年月不算,小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如果我就此打住,不读博的话,今年是读书的第十八个年头,也是读书生涯的最后一年了。想想不经感慨时光的飞逝,十八年了,我已经从一个不明世理的毛头小子,成长为一个表面斯文但内心放荡不羁的年轻人。

阅读全文 »

和妈妈下棋

今晚,和以前的许多寻常夜晚一样,我和妈妈坐在房间的台式机前下军棋。自从上了大学,每当我和妈妈小聚重逢的时候,除了她会给我做好多好吃的以外,我们之间总离不开对于军棋的探讨。其实,也谈不上高深的探讨,妈妈只是很喜欢听我边下棋边解说每一步的用意,我时常引用三十六计中的各种计谋来排兵布阵,每一步棋看似无意但却步步紧逼,在棋局结尾大获全胜之时再潇洒地来一句“乱军丛中取敌方军旗有如探囊取物一般”,妈妈便听得精神振奋,拍手叫好。

我大概是从小学二三年级开始下军棋,那时喜欢在课余时间倒出半盒棋子,在一旁铺上画着棋盘的纸,有时也用不着棋盘,因为棋盘早已深深印在我的脑袋里了,然后我就会既放松又爱不释手地把玩这二十五颗棋子。我会认真地凝视这些棋子,仿佛面对着浩荡的大军,我是真的把它们都看成了一个个士兵和军官,这样在我布局时才会很用心地安顿各位将领,好让他们彼此之间可以相互照应,赢得胜利。我喜欢既可攻又可守的平衡布局,在布局时我会反复琢磨每一颗棋子的摆放位置,并充分幻想用这个布局带领大军出征后可能会遇到的种种情况,不断做细微的调整和变化,直到最终改得不能再改,再动一个棋子的位置都不如不动的好,这样布好的一个棋局才算得上是我中意的布局。然后我会拿出纸笔,把布局记下来,并取个好听的名字。我曾在一个暑假里,布了二十六个阵,统一命名为“鬼阵”,后面从A到Z依次加上二十六个字母。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布局比较诡异,不合常理,声东击西,正所谓“兵者,诡道也”,加之这些布局下的士兵驰骋沙场,骁勇善战,犹如魔鬼一般吞噬着敌方兵力,曾创下四十多局连胜的辉煌记录,顾得此名。

阅读全文 »

心,澄明如水

最近,常被同学问起:“工作找得怎么样了?”

我:“还没呢。”

同学A:“你这么优秀,肯定会找到很好的工作的。”

同学B:“哎,我天天找工作,都没单位要,真是悲催。哪像你,毕业了就去你爸的电信了吧。”

同学C:“小默他都不用发愁,人家是毕业就有工作了,哪能和我们一样苦逼,哎,我们走,继续找工作去。”

我,抿着嘴,微微笑,什么也没说。

最近,也常被长辈问起:“什么时候毕业?”

我:“明年六月。”

长辈A:“你学计算机的,硕士念出来就工作?现在硕士太多了,为什么不读博?读博出来,进单位待遇就明显不一样了。听我的,你读个博士吧。”

长辈B:“明年就毕业了啊,也是,读书都读这么长时间了,也该出来工作了,赶紧挣钱啊,我们那儿像你这么大的,都工作好几年,结婚成家了。赶紧读完就工作吧。”

长辈C:“研究生读来完全没有用,你始终要进社会的吧?读那么多书干嘛?出来照样找不到工作!不信?不信也没用,你听我讲,读那么多书,真的没用。”

长辈D:“你怎么还在读书啊,你看我都工作这么多年了!读完你要干嘛?读得学历再高,出来还不是给别人打工,你只会是一个普通的小员工而已。”

长辈E:“我看还是考公务员好,你去考公务员吧。”

长辈F:“我觉得你适合进入外企工作,在那儿靠关系的少,靠自己实力的人会有前途。你去外企吧。”

我,抿着嘴,微微笑,什么也没说。

阅读全文 »

读完王开岭《精神明亮的人》,我想看今后每一天的日出

最近好久没有写博客了,其实一直想写点什么,却又不想写出太肤浅的文字。要字斟句酌地写出一篇文章,就需要心灵的积淀和岁月的反思,用感官探索到世界上新的事物,或是在熟视无睹的旧事物中领略到新的美好,经过内化,才能在指尖流淌出优美的文字。

昨天我暂停一切其他事务,专心地看了一天的书,把马小平老师编著的《叩响命运的门》这本伟大的书籍看完了。这本书断断续续看了快两个月,从8月1号开始看的。平均下来,每天看两到三篇。这本书里的文章大部分让我感到欢喜,体验到阅读带来无可比拟的乐趣。几天前的下午,我读着读着,在纸上写下了一行字:“音乐,阅读书籍,午后阳光,咖啡。内心富足的高峰体验。”

说起这种体验,让我回想起最初有这种感觉约莫是在大四上学期期末,算起来是2012年年底。当时的我,每天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一个人在晨光熹微的早上,或是暖阳四溢的午后,或是星辰点点的静夜,戴着耳机听舒缓轻柔的音乐,手边放着投币一元换来的八分杯香喷喷的浓咖啡,在一间极少人或者许多时候只有我一个人的教室里,安静地阅读。那时起,我就体会到这其中的乐趣,我只身一人,虽看似形单影只,但周围的人是无法体会到我的乐在其中的,我的内心世界丰盈喜乐,有如源头活水,给我的每一天带来勃勃生机。后来的我,就爱上了这种阅读的生活方式,不管身处何地,不论所学的专业是什么,阅读各类书籍都成了生活的主线,而不是闲暇用来打发时间的消遣。李岚清在他退休后,把“书为友,乐作伴”六个字刻成一枚印章,足见书和音乐的魅力对于不同时代、不同生活环境中的人的影响是有共通之处的。

阅读全文 »

新的一天

早上一起来,看到阳光,不由发自心底地说了一句:“新的一天开始了。”

这句话,每一天早上醒来都可以说。记得最早听到这句话,是在曾经有一次过年的时候,有天早上我和哥哥一起起床,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新的一天开始了。”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一只手拉开窗帘,一只手插在腰间,阳光在他眯缝着眼睛的脸上暖意融融地渲染着。

有时候身边一个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也许就深深印在我们的心底。在之后的某年某天的某个相似的时候,它就从心底跳出来。

前不久在图书馆看书时有个感悟——过去很久,将来很久,唯有现在是转瞬即逝、时时刻刻在流逝着的。

刚刚打下的字就成了过去,刚刚坐在电脑前打字的我的样子就定格在了过去的时光节点中了。

我们每时每刻在路上遇到的人,都是他们最年轻的时候,就像每一天都是我们人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阅读全文 »

学车的体悟

这段时间,博客写的少,是因为我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学开车和暴露在自然环境中感悟周遭的世界上了。

科目三的训练是在岛外的集美后溪镇。大约一个星期左右的训练时间,我每天早上都是六点一刻起床,洗漱出门,吃过豆浆烧麦后,搭乘七点钟的公交再转BRT来到县后站或者是中科院站,等待教练的到来,开始一天的训练。

每天下午五六点的时候,训练结束,同样是BRT转公交返回,回到学校大概已是晚上七点左右了。

阅读全文 »

摘抄诗歌——《鲁本斯的女人》

女巨人,雌性的动物,
赤裸一如木桶隆隆作响。
她们伸开手脚躺卧在塌陷的床上,
在睡梦中张嘴发笑。
她们的眼睛已遁入深处
并且向腺体的核心渗透——
酵母由此渗入血液。

巴洛克的女儿。面团在揉面钵里发酵,
洗澡水热气蒸腾,酒散发出红宝石的光芒,
乳猪状的云朵奔驰过天空,
胜利的喇叭鸣响肉欲的警报。

阅读全文 »

《叩响命运的门》读书笔记(一)

今天开始阅读马小平老师用他最后的生命编著的《叩响命运的门》,这本书中包含102篇人文素养经典文章。开篇的序《我们缺失了什么,我们如何面对》是北大教授钱理群写的,看后令我感慨道:“此序果真出自大师手笔,句句震撼人心。”

下面就摘抄部分我深受震撼的文章片段。


(一)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针对每一个国人的:我们生活中所欠缺的,究竟是什么?

马老师的回答,更是惊心动魄: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并不缺乏知识与技术,“他们有知识,却没有是非判断力;他们有技术,却没有良知”,他们患有“人类文明缺乏症,人文素养缺乏症,公民素养缺乏症”。在我们的教育下,很有可能将出现有知识、有技术,但没有文化,没有人文关怀和素养的一代人。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