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俞敏洪讲座的思与悟

今晚听了一场俞敏洪的讲座,这是时隔六年之后再次见到他,我想我并没有很多的兴奋和狂热,只是平静地想来听听他六年来有什么对人生的新思考和感悟。

晚上的讲座标题是“拥抱时代,相信未来——俞敏洪大型励志公益讲座”。这个标题非但没有吸引我,反而会有点引起我的反感。标题前八个字略显商业化,像是喊口号,而后面的“大型励志公益讲座”充满浓浓的鸡汤和鸡血之类强心剂的感觉。好在俞敏洪老师的讲座内容没有让我失望,反倒让我联想起些什么。

他的讲座让我印象深刻的有几个词——情怀、远方、诗、浪漫和理想。

我觉得厦大好的地方,就在于她营造出了一种远离浮躁、充满浪漫气息的氛围。正如钱理群老师所说,现在很多大学培养出来的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很多大学生想学有用的知识,想读有用的书,成为有用的人。俞老师说他现在每天都能收到上百个创业项目书,几乎百分之百的创业学生上来就说自己的项目能获取多少利润、能挣多少钱、能有多么远大的未来等等。而很少有学生能说到这些项目不仅有好的前景,还能实现他们自己的人生理想,不辜负他们自己的生命,他们要做的事是在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他说北大是个充满哲学气氛的地方,每天出入学校时,学生会被保安问三个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和“你要到哪里去?”所以学生们常常在学校愁眉不展,思索着这些问题。一次,有个学生被问及,回答道:“我就是我,我从我该来的地方来,要到我该去的地方去。”听来很有意思。

他说他刚到北大上课,老师们的第一句话多是“你们来听我的这门课,没什么好处,你们将不会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他说当时自己高考考了三年才从农村考上北大,想学些有用的知识,可被老师们的一句开场白说得郁闷极了。老师们往往先让同学们思考自己究竟想学什么东西,想清楚后再听课也不迟。这让我立刻联想到了一句话——“当学生准备好了,老师就出现了。”现在越来越觉得这句话有理,知道自己为何而学,比盲目地拼命学习更明智一些。当自己真正想清楚一二,自然会发现身边值得学习的人和事。

厦大好的地方,就在于她充满人文气息,这是很难得的。有许许多多的音乐会、人文讲座、传统国学课、通识教育系列课程、优美的环境和清澈的湖水。她教会我们发现身边的美和藏在自己内心的力量。她引导我们追求诗意的生活方式,培养充满情怀的内心和浪漫情结。她让我们尽量远离社会上浮夸的风气和羁绊内心的残酷现实。

最近常和家人聊得话不投机,家人常以“你现在还在学校,等你一进入社会,就发现你想的都太理想化了,……”开头,导致我要么觉得没啥说的了,要么就是可以和他们细细讲上许久。今晚听完讲座,和爸爸聊了一个多小时,就是各抒己见、求同存异。

曾经的自己,常在电话里说“我要考专业第一名”、“这个比赛准能获奖”之类的话,电话那头传来高兴的笑声,“儿子真棒,给爸爸妈妈争光!”现在我常觉得和我聊了一会儿的人都感受到些许凝重,不再是热血沸腾仿佛要出去干一番大事的豪迈,而是平静许多,不求达成共识,但求自由抒发己见,并容忍对方不为自己所同意的观点。对话结束,没有把话说到一个主题和目的上去,而这个过程却还不错。

常被问及毕业后打算做什么,问的人往往满心希望,那放光的眼神仿佛在说:“你这么优秀、有学识,想必是心怀远大抱负,要去知名企业或跟随主流干一番大事吧。你一定早就想好要做什么,目标明确,并为之默默奋斗了吧。”可惜,很遗憾,虽然我也偶有这种希望,但我确实还没找到能为我生命负责和我愿意全心全意为之奋斗的方向。

近一个世纪之前,适之先生曾对他的学生做了一场毕业寄语的演讲,提到踏足社会之后的三种“防身药方”,概括出三句话:“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总得有一点信心。”适之先生的三剂良药,未必苦口,但我希望自己能谨记在心。

夜深了,想看会儿书,不想继续写了,就这样草草收尾吧。

Life is a journey, not a destination. 如果生命就注定是在迷雾中前行,我愿自己能保有热情和好奇,一直一直探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