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切问》读书笔记(一)

第三章 心脑科学

《意识的科学研究途径》

(一)

物质、生命、宇宙与心智,一直是纯科学研究的四个本源的探索方面。

(默默说:一个简单的、有助于记忆的对应关系如下,物质对应化学、生命对应生物、宇宙对应物理。而心智就比较复杂,对应心理学、哲学、神经科学、脑科学、医学以及禅宗等。)

(二)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意识问题是心智研究堡垒中的堡垒。

(三)

如果说思想的意识活动在实质上只不过是对身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模拟,那么通过计算机来进行意识建模,只不过是对这种模拟进行模拟(元模拟)。从这个意义上讲,计算机模拟意识是可以的,但即使模拟成功也并不等于说计算机就拥有了意识。

《略谈脑机接口技术》

(一)

所谓脑机融合,就是将生物智能(脑)机器智能(机)相互融合一体,共同完成原本任何一方都不能单独很好完成的任务。

(二)

更进一步,如果采用双向脑机接口方式,就可以形成“脑—机—脑”接口(BMBI)技术,从而使得脑脑相联成为可能。脑机融合也就变成脑脑相联的“心灵融合”(mind meld),将两个人脑间的思维融合起来,甚至可以让脑联网成为可能,实现人脑到人脑的直接互动。

(默默说:Is that really good? 脑联网会不会涉及伦理道德方面的冲突,人们之间将没有隐私?这也许是可怕的。)

《人文学科研究的实验方法》

(一)

这些研究大致将冥想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专注一境”的冥想。……第二类为“正念之法”。与“专注一境”的方法不同,此种方法不要求刻意控制自己的思绪,而是随其自由流淌。……第三类为“坐忘之法”,指通过打坐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体悟天道。

《孩子智力发展的三个关键期》

(一)

一方面要加强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养成成熟的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隐喻性想象思维训练,不断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让大脑更加聪明健康》

(一)

一般“记”是通过分布式方式存放的,而“忆”则是通过串行方式获取的。

(二)

其实,所谓生活修为,就是要从刻意有为到自觉无为,使得我们的良好行为成为一种生活自觉。

(默默说:说得好!倘若一开始就无为,多半怕是盲目的、从众的、不经思考的无为,而从刻意有为再到自觉无为,则是一种经过主关思考筛选后,对认为是好的习惯或行为加以效仿,久而久之成为习惯,自然达到自觉无为的境界。两种无为,前者是低级的机械式的活动,后者则是高级的灵动的一种境界。)

(三)

对于理智脑而言,比较典型的功能表现主要是音乐审美能力、意义发生能力以及自我意识能力等

(四)

艺术活动的时空想象能力语言逻辑的分析能力是提高心识能力水平相互补充的两个途径。

(五)

所谓情感,就是对我们同其他人的关系做出评价、贯穿于感觉和回忆并赋予每一次经历以意义的那种东西。

(六)

我们的理智脑主要把握的是方向,而我们的情欲脑则是提供动力。

(七)

此后,一旦我们的肉体死亡之后,通过生物克隆技术,我们可以重造我们的躯体,然后再将备份好的大脑扫描图谱重新构建植入大脑,于是包括原来心智活动在内的我们的个体生命得以再生。

这样一来,死亡将不再是我们已知意义上的死亡。迄今为止,人类自然死亡时刻的到来与其躯体硬件的寿命密切相关。我们的躯体硬件一旦崩溃,随之而来的就是死亡。在我们成为可以随时备份的心灵软件之后,我们的死亡将不再取决于躯体硬件的寿命。虽然硬件躯体仍将存在,可是我们身份的实质将取决于我们的软件心灵是否永恒。这样一来,只要人们时刻及时备份我们的心灵软件,原则上我们的生命就能得以长生久视。

(默默说:哇!!!大脑扫描技术如若实现,加之生物克隆技术,按哲学上的人格理论,这造出来的不就是同一个“我”吗?这个“我”拥有我所有的经历、所有的记忆、所有的情感、所有的意识、所有的心智特征、所有习得的知识和能力等等,即和我拥有同一个“人格”,那么我即使死了,不也可以死而复生,永恒存在下去吗?)

第四章 机器智能

《智能科学技术概说》

(一)

构成社会形态的要素有三个,即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支撑技术,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技术,技术层面的进步必定会带来社会形态的变革。

(二)

作为信息社会的高级阶段——智能社会,也就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机器识别手写汉字的难点》

(一)

我的导师马希文教授曾经撰文指出,要机器去解决某个问题,必须满足三个基本前提。第一,该问题必须是可形式化的;第二,形式化的问题还必须是可计算的;第三,即使是可计算的问题,也还必须不是难解性的问题,即要有一个合理的复杂度。而一个问题是否可形式化和可计算,是问题本身固有的性质,不依赖于所采用的计算装置和计算方法。所以想通过新方法、新理论和新机器来绕过前二个基本前提也是徒劳无益的。至于第三个基本前提,是否恩能够通过新方法新技术来改变问题的相对复杂性,似乎还值得探索。因为确实存在着这样的例证,能相对改变问题的计算复杂性。

(默默说:归纳基本前提很关键。这种抽象的、形而上的归纳,实乃非大师而无此言矣。)

《机器诗歌赏析》

(一)

当输入关键词“菊”和词牌“清平乐”,系统创作宋词的一个例子如下:

相逢缥缈,窗外又拂晓。长忆清弦弄浅笑,只恨人间花少。
黄菊不待清尊,相思飘落无痕。风雨重阳又过,登高多少黄昏。

输入关键词“饮酒”和词牌“西江月”,系统创作宋词的例子则是:

饮酒开怀酣畅,洞箫笑语尊前。欲看尽岁岁年年,悠然轻云一片。
赏美景开新酿,人生堪笑欢颜。故人何处向天边,醉里时光渐渐。

(默默说:这个宋词自动创作系统相当不错!)

(二)

如下两首主题一样的《点绛唇》,读者能判断出哪首是机器作的吗?

点绛唇·佳人
人静风清,兰心蕙性盼如许。夜寒疏雨,临水闻娇语。
佳人多情,千里独回首。别离后,泪痕衣袖,惜梦回依旧。

点绛唇·念佳人
娇颜似花,佳期如梦天一方。人海茫茫,何处诉衷肠。
一夜东风,红杏满庭芳!思欲狂?巾短情长,无语寄斜阳。

(默默说:个人觉得第一首为机器作品,后一首系人为作品。[晚上和梦梦打电话,读了这两首给她听,她听后的判断正好与我相反。经图灵测试,看来这个宋词自动创作系统已达到一定智能,可以以假乱真了!])

(三)

诗歌在于解读,所谓“三分诗七分读”,说的正是因解读者的参与才赋予了被解读诗歌的意义。一首诗歌的字符串本没有所谓的意义,是人们用心去解读才赋予了诗歌的意义,这正是阐释美学与接受美学的观点。

(默默说:20世纪中后期,伽达默尔创立了当代哲学阐释学理论。他认为,一部作品的含义远远超出了作者的意旨,不同时代的人们在时间的推移中必然在同一作品中获得不同的启示。这是作者本身无法规定也无法预计的。文学接受与阐释的这种不确定性正是它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源泉。伽达默尔阐释学中的许多概念在接受美学中得到直接继承,接受美学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姚斯在1967年提出。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姚斯认为,一个作品,即使印成书,在读者没有阅读之前,也只是半完成品。)

《重新发现图灵测验的意义》

(一)

问题是用什么话语回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的感情冲动导致那种出人意料的行为反应,这是不可穷尽的事。机器则顶多在已知情况下编定程序,做出意料之中的回答,除此之外,别无选择。这就是人与机器之间一条跨越不过去的鸿沟,使得当你用巧妙式的提问后,程式化的机器一定会对机器的身份暴露无遗,除非机器放弃预先编程方式。

(默默说:有点意思!像是一种思想实验。)

(二)

基于逻辑的机器,只能是无心的机器。

《以禅眼看人工智能的限度》

(一)

内省反思意识,相当于佛教中的“悟识”,即所谓的禅悟意识。

(二)

显然,禅宗的观心之心,起码包括自反映意识能力在内的那种元思维之“心”。僧肇在《维摩经注》卷二中就有关于这种元思维的论述:“生曰:‘既观理得性,便应缚尽泥洹。’若必以泥洹为贵,而欲取之,即复为泥洹所缚。若不断烦恼,即是入泥洹者,则不见泥洹异于烦恼,则无缚。”

(默默说:不明,却觉有理。沉浸于烦恼中,与之交融,始觉无烦恼,则无缚。)

(三)

尽管这样,我还是非常赞赏西方人工智能界的这种探索精神,不像我们国家,很少关注人工智能真正的前沿,大多数开展的都是有关深度学习、数据挖掘、视频分析等等低层次重复性的应用研究,甚至一窝蜂地喊着“大数据”,不也悲乎!

(默默说:深为认同。我曾写过:“现在的人都在说大数据,可是对其了解的又有多少?当一个人在说“现在太多的人做事都浮躁、急功近利……”、“太多人鼠目寸光……”、“生活中应该……”这类话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其实这都是将自己狭隘的认识投到周围,想当然地把这样泛泛的空话说出口。如果每个人说话前都能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做到、自己是否审慎并富有责任感,那么世界或许会安静许多吧。”忆起这番言词,是周老师的这段话引出的同感吧。)

(四)

是否拥有大智慧,或顿悟如如之境,个体自行妄称那时不算数的,而是需要通过机锋勘验的,起码禅宗的传统是这样。比如诸位如果自己申称具有大智慧,那么就请说说如下禅宗公案的“的的”之意吧!

五祖曰:譬如水牯牛过窗棂,头角四蹄都过了。因甚么,尾巴过不得?

(默默说:愚未读明其义理,认为是否是行动上、技术上先行,而思想上、本源问题上却未足智之见,遂“尾巴过不得”。)


不知不觉洋洋洒洒地写了这么长的读书笔记,因为近来输入的知识渐渐多起来,而如果没有输出的话,似乎心里饱和了,于是写下来一些,释放与溢出一些文字和思考,缓一缓,想一想,顿一顿,悟一悟,再继续追寻“遍读天下好书”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