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歌现状的一点思考

打开电脑写下这个标题时,有些后悔,因为题目过大,非三言两语能道尽,此刻又近丑时,深夜宝贵时光不愿过多耗费于此。

简单来说,今日愤慨。或许感慨由来已久,非一日之寒,只不过今天遇到引线,爆发。

今早看到诗歌群里挺多诗友分享作品,点开看看,刊物、头衔、名号都很响亮,但除去极个别几首尚可之外,其他实在看不下去。许多自称诗人的人对待诗歌的态度太随意,只是借用诗的形式和外壳,说些没有主心骨的断句,加之浮华的词藻和故作玄虚的意象,丝毫没有诗意与美感,遂找拉我进群之人发了发牢骚。本以为此人是高阶诗歌爱好者,但其一个迅速的回复让我不禁生疑——我分享了一首十分推崇的诗(青花的《一粒逃生的葵花籽》),诗有25行,此人不到10秒便回了句夸赞的话,这不该是个诗人或真正诗歌爱好者的读诗态度。诗歌字词本就不多,精当凝练,读诗当字斟句酌,反复琢磨玩味,方有发言权。后来此人问我是否有诗愿意投稿,我只能客气地说“容我想想”,就此作罢。

六月中旬,起源于工作变动的动机,以为在北辰山时日无多,便想整理近年山中旧作,将诗稿筛选打印,赠予三五友人。由此想,诗歌投稿有哪些方式,诗可以群吗?

在知乎搜索话题,加了诗友欲得周郎顾的微信,在被我戏称“面试式”的诗歌讨论及作品互享后,她拉我进了一个只有二十人的小群(群名:天涯共此时),主要以文学交流为主,偶尔也谈生活见闻,交流观点。一二日后,此群已成我微信中重点关注对象,群中人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有擅长历史评述的、精通古诗词的、弹琴的、吹笛的、写小说的、工书法的、画画的、喜爱现代诗的,每个人个性鲜明,独具亮点。其中,我尤为赞赏的有青花、欲得周郎顾(许雯,群主)、凡间琦,还有不太看得穿的落花庵上人——江怀信(总觉其填词时好时坏,偶尔也写现代诗,人称狗哥)。群主为人十分中正,说话直率,有礼有节,她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每次我发作品,她都不会很快评论,她说读我的诗总要读上好几遍,要细品,像一杯咖啡越品越有味道,除了看诗中表达的思绪,还看文字组合间的节奏感。这才是一个诗人或高阶诗歌爱好者应有的读诗习惯啊,一位诗人朋友的肯定,远胜于无数轻易夸赞之人的溢美之词。远胜于。

虽然七月中下旬此群解散,倍感可惜,但幸与几位诗友常联系,相互交流,分享作品。我也不时将看好的作品分享给成哥,成哥话不多,遇好诗,读后简洁明了回复三字——“写得好”。成哥的诗是我反复向身边的亲朋好友推崇的,成哥尤其擅长古诗词,许多首读后令我印象深刻,甚至都能背出。我有个摘记本,除了摘抄古今名家大作,还摘抄了成哥的《这不是一首诗》,青花的《一粒逃生的葵花籽》,许雯的《她们已经完全被诗歌毁掉》、《日落时分》,凡间琦的《苏幕遮》等诗友的好作品。我常与妻子开玩笑说,书架上能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分庭抗礼的唯一一本,就是我的摘记本了!

现在想想,今日大可不必情绪激愤,写诗本来是私人的事,自娱自乐,何必过多强求他人?诗歌刊物难见好作品,多数投稿艺术门槛低,只要花钱就可发表,能谈什么诗歌质量呢?今许多诗歌比赛,也只是换个方式圈钱,许获奖者以礼品、证书,其实羊毛出在羊身上,参赛者花钱拉票,票数多者胜出,此与诗歌本身有何干系?许多媒体热搜登的只是头衔无数、看似权威之人的难称作品的作品,哗众取宠以换取收视率和点击率,普罗大众不明就里地迷失于阅读泛滥成灾的劣质的诗又有什么奇怪的呢?况如今,精品诗集难觅,外国诗歌经由翻译,国人读到的也只是二手作品,译诗非写诗,唉,译诗本身又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大话题。

诗歌现状如此杂乱不堪,谨劝所有爱诗写诗、对美有所追求之人,用心生活,保持热爱,独立清醒,有拣择地阅读原作,少看评论。我也该深深反思,于乱象中如何自成诗风,独树一帜。

此文一并纪念短暂有过的精品诗歌交流群“天涯共此时”。共勉。